古往今来皆乏尊重
月嫂保姆并非今时今日才兴起,但非常遗憾,古时候一般称为下人,今天地位提升了,但对其身份的芥蒂依旧挥之不去。月嫂保姆不同于其他服务行业,他们将入住雇主家,需要与雇主一同生活,介入到不少雇主的私密范围,而她们又与雇主没血缘关系,在这个缺少信赖的社会里,雇主将我们的孩子交给保姆月嫂将承受相当大的风险。所以不少雇主们趾高气扬,呼来喝去的性情并不比以前的地主官人降低多少。更有甚者雇主不许保姆月嫂同桌吃饭,不许保姆月嫂多吃家一个水果,如此也就出现了保姆月嫂的情绪受挫,舍弃了我们的职业精神。不少雇主对保姆月嫂的态度也决定了保姆月嫂们对待孩子的态度,保姆月嫂对老人孩子的虐待打骂也就司空见惯了。怎么样避免如此双方都不尊重的问题恐怕还是要从打造平等信赖的双方关系入手,而这个关系的打造需要家政职员的素质与法律的完善,还有月嫂保姆中介企业的严格监管。
职业素质应该优先
在国内的家政行业如火如荼的时候你却惊讶的发现,只有少数几个大学开设了家政学的学科。大多数的培训任务都交给了中介公司和培训机构,但这类公司和海外的家政系来比,就相形见拙了,英国的诺兰学院创建于1892年,前身是女佣培训学院,现在已成为世界知名的家政大学,一直以“爱永不消失”为校训。诺兰学院百余年来成功培养超越7000名世界先进的保姆,一代又一代的毕业生走入富人家庭,成为家政行业最专业的象征。在诺兰学院,除去攻读社会学、心理学、儿童护理、历史、文学和教育等课程外,还学习了如何把窗帘布改制成戏服、如何给婴儿换尿布、如何煮美味佳肴等家政方法。除此之外,怎么样处置与雇主的关系也是诺兰学院的学生需要学会的。而大家的家政职员培训其中最大的缺失不是技能的缺失,而正是这种职业精神的缺失。职业精神的树立靠的是对工作的热爱和对工作的高度认同,与对自己专业的极度自信,目前不少的月嫂保姆并没把我们的工作当成一份职业,更没把我们的职业应有些精神展示出来,而是让雇主看到的是磨洋工、嚼舌根、不喜欢仪表、说跑就跑等恶劣形象。可喜的是,愈加多的家政培训机构已经看到了这一点,从职业素养为入口进行人才培养。如湖南金领玮业就专门请来了专业的心理老师进行心理按摩,帮助学员们疏导心理,调节情绪,起到了非常不错的示范用途,也给不少其他家政培训机构培训方面更大的启示。
法律规范不可以空白
看看香港的法律《标准雇佣合同法》,里面明确规定了菲佣和雇主的权益,雇佣合同一般为两年,期满后,如双方想还可以继续签订两年的合同。合同对两方权责规定得十分细致,包含工作内容、食宿安排、薪资、带薪假期、保险等等。在香港菲佣和雇主基本是利益对等的双方,如菲佣的利益遭到侵害可以依法起诉。很多菲佣甚至成为家庭中要紧的一员,可以享受雇主为她开过生日patty,携带出去旅游。电影《桃姐》里面那种主仆和谐,其乐融融的情景并不虚幻。而对于大家身边请过保姆月嫂的大部分人来讲,对于到底怎么样规范双方的行为并没什么定义。如此难怪,大部分雇主并不了解自己那些行为将越界,那些行为将是合理合法,总感觉自己是雇主,就是大爷,你们什么都得听我的,给点恩惠是看得起你;而对于不少月嫂保姆来讲,不少是来自农村,文化普通的她们只认干活拿钱,法律法规压根都没定义,更不要说什么合理诉求了,不少雇主侵犯自己权利的时候只能忍气吞声。何时能有完善的法律法规,相信月嫂保姆和雇主之间虽然不会到达亲密无间的境界,也势必能各自安分,互相尊重。
中介公司不可以松手
不少家政服务公司沉迷标价我们的月嫂保姆,什么金牌月嫂,特级保姆,然而这类头衔是用来向雇主宣示价格而已,真的能体现出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的却细节却看不知道。雇主们来到中介公司只能凭着感觉来,选好选坏全凭运势。而在香港,若要雇请菲佣,第一要到中介机构进行挑选。中介是香港政府认同的机构,由出入境事务处发放牌照,有政府专门机构与这类机构联系,学会着菲佣的出入境记录,以防非法入境的黑劳工混入其中,从源头堵住非合法输入途径。中介机构对每一位受聘的菲佣都建有档案,内容详尽,包含受雇人在菲的表现、家庭状况、经济环境与身体健康情况,还有菲佣在香港工作的历程,各位雇主对她的评价,每次更换雇主是什么原因,语言能力(英语、粤语、中文等及熟练程度),可以同意的工作(照顾孩子、老人、残疾人与搞清洗、看家、烹调、饲养宠物)与专长。如此,雇主对待雇的菲佣的状况便一清二楚;初选后还要进行面试,就具体细节进行询问交流。见《香港人为什么沉迷雇请菲佣》这样细微的规范,足够让国内的中介公司汗颜,假如大家的中介公司可以做到如此的专业和职业,想来那些恶魔月嫂保姆势必无可遁逃,也没办法进入需要高度责任感和服务性的家政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