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需要旺


石家庄王女性和老公平常工作都非常忙,去年通过朋友推荐,找了位下岗女工做钟点工,“一个月300块钱,每周来家做一次保洁,既让大家从家庭琐事中解脱出来,又给她增加了收入,双方都挺认可。”王女性告诉记者,她周围好几个同事都找了钟点工,“有些是帮着搞卫生,有些是给上学的孩子做午饭。”


采访中记者发现,像王女性和她的同事一样,现在我省不少家庭对家政服务有着即时或潜在的消费需要。“从婴儿抚育、陪护老人、照顾患者等传统的家政服务,到打字服务、投资理财服务,甚至养花种草、着装打扮等新兴的家政服务,大家需要的服务内容愈加多,范围愈加宽。”业内人士如此总结。


而来自中国家政协会的统计表明,现在,国内需要社会提供不同服务的家庭占全国家庭总量的65%左右,需要涉及家务劳动、家庭护理、修理服务、物业管理等大家平时生活的每个方面,有20多个门类200多种服务项目。家庭服务业已经成为服务业中一个规模庞大并具备很大进步潜力的要紧范围。


正是基于家政服务业进步对促进消费、拉动内需有着要紧有哪些用途,不久前颁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搞活流通扩大消费的建议》中,家政服务被列入扩大城市消费的举措之一。


行业欠规范


“一看就没经过培训,连护理患者的基本知识都没”,说起给住院爸爸找的护工,赵先生一肚子怨言,“爸爸失语,尿床后在床上来回扭动,护工却想不出来是什么问题,还一个劲儿给他按摩。”


赵先生的不满在一定量上反映出目前我省家政服务业中存在的常见问题。


“目前好多家政服务从业职员只经过简单的培训便上岗工作,而像月嫂和患者陪护都需要学会不少有关的专业常识,就是普通的保洁,都需要经过肯定的培训,并非说做就能做好。”省家政服务业协会理事韩吉山介绍,现在石家庄家政从业职员大约有五六千人,有资质的、较规范的家政服务公司只有三四十家,而市场需要大约在1万人左右,缺口达50%。


一方面缺少专业常识和技能使服务参差不齐,其次收费没统一标准也叫人心怀忐忑。


日前记者先后电话咨询了两家保洁公司,同样的保洁内容,一家按建筑面积每平米收费2元,另一家则按建筑面积每平米收费2.5元,钟点工的价格,一家是2小时60元/人起,一家是3小时60元/人起。


合力解难点


不久前,我省打造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等八部门参加的进步家庭服务业促进就业联席会,决定按期召开联席会议,一同研究开掘家庭服务业职位,适应人口老龄化、家庭小型化的趋势,同时协调解决家庭服务行业组织化程度不高、监督机制缺失等问题。


联席会议首次全领会议提出,从今年起将在各设区市打造“家政服务互联网中心”,并提出了今年要在全省范围内扶持培训1万名左右城镇下岗职员、农民工从事家政服务的目的。


同时,为了形成比较完善的家政服务体系,为城乡居民便利、安全的服务消费提供有力保障,今年我省要在保定、石家庄、秦皇岛和廊坊4地建设“家政服务互联网中心”,通过电话、互联网等信息方法,免费为市民、企业提供供需对接,打造完善信息咨询、供需对接、人才调配、标准制定、资质认证、服务监督等功能,成为对接供需、规范服务、保障安全的要紧载体。


“假如行业得到更多支持和规范,家政服务业进步将越做越大。”业内人士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