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有保姆哦……”零零后这一代,被保姆照顾成为一种常见现象。 “被保姆”一代幸福吗?其实有的孩子过得并不好。某一年级学生小娟跟着几任保姆长大,可现在脾气愈加坏,甚至出现自虐倾向,专家发现,小娟自虐的根本是为了引起爸爸妈妈对她的关注和看重。专家介绍,近两年来,被保姆带大的孩子出现心理疾病的比率明显上升,每年递增10%左右。
管中窥豹
一旦和同学产生冲突就会出现自虐倾向
本市卢湾区某一年级学生小娟从出生到目前,跟着几任保姆长大。老师发现小娟在校成绩出色、性格安静、但脾气非常坏,一旦和老师同学产生冲突,就会出现自虐倾向。小娟的爸爸妈妈也发觉,女儿在家愈加叛逆。譬如吃晚饭时,小娟吵着出去玩,爸爸妈妈让她把饭吃完后再出去,她就会大吵大闹,甚至生气地用头去撞墙,“不达目的不停手。”爸爸妈妈对此很不解,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健康咨询工作室咨询师乔丽萍对小娟进行了测试和交流后说:“小娟的自虐根本上是为了引起爸爸妈妈对她的关注和看重。”
小娟爸爸妈妈很惊讶。他们说,家请保姆是出于无奈,他们努力工作是为了让孩子衣食无忧,没想到会给孩子的成长导致伤害。记者获悉,小娟爸爸是一家房产企业的老总,工作繁忙,应酬不少。妈妈是一家大型企业的财务,加班是家常便饭,爸爸妈妈极少有空闲和小娟一块聊聊学校里发生的事,总是是爸爸妈妈深夜回到家里,小娟已经睡了。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健康咨询工作室的咨询师陈默觉得,小娟出现心理疾病是势必的。照顾孩子的人需要很有母性,而且应该固定,才能给孩子稳定的心理依赖。小娟不可以常常和母亲接触,家的保姆又频繁更换,使她产生了不安全感。乔丽萍表示,几任保姆只能照管小娟的生活,但没办法与孩子进行情感和思想上的交流。对小娟来讲,她几乎没机会与爸爸妈妈互动交流,于是就使用自虐这种极端的办法引起看重。
依据乔丽萍的建议,小娟母亲决定在工作上做出牺牲,孩子上学时她去工作,其余时间她都陪在孩子身边,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和心理辅导,小娟才恢复正常。
声音
“被保姆”一代易出现心理疾病
近年来,请保姆带孩子的爸爸妈妈愈加多,假如爸爸妈妈是忙碌的双职工,工作会占据他们很多的时间,加上沉重的角逐重压,一些爸爸妈妈不能不选择请保姆代替自己照看孩子。来帮家政的李先生透露,近两年到公司请保姆带孩子的雇主很多,占雇主总数的70%-80%,一个月就有上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