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参黄芪炖鸡的做法
天气渐渐寒冷,不少朋友都容易患上感冒。常常喝汤可以暖身,特别是党参黄芪炖鸡汤,可以增强人的免疫力,非常合适体虚的人。下面就一块儿学党参黄芪炖鸡汤的做法的做法吧!
食材:老母鸡半只,党参30g,黄芪30g,红枣25g,桂圆肉15g,生姜片少许,盐少许,清水1.5L。
步骤办法:
1、将老母鸡内外都清洗干净。
2、剁成块备用。
3、将鸡块冷水下锅,煮开后捞出洗净。
4、红枣和桂圆肉洗净沥干水分,党参和黄芪浸泡3|5分钟后洗净沥干水分。
5、将所有材料都放入电重压锅中,加入清水。
6、盖上锅盖按下煲汤键,汤煲好后调入盐即可。
党参和黄芪均有补中、益气、生津的效果,用党参黄芪炖鸡汤,可以提升免疫力,增强体质,很合适秋冬季节容易着凉而生病体虚的人。这道汤的味道十分清香,相信不少人都会喜欢喝。
党参黄芪炖鸡的效果
黄芪炖鸡汤是民间最容易见到的药膳之一,可谓男女老少四季皆宜。那党参黄芪炖鸡的效果有什么呢?
黄芪可补气健脾、益肺止汗,民间常用于治疗产后乳汁缺少,又可补虚固表,治疗产后虚汗症。母鸡性味甘温,能温中健脾、补益气血。此汤适用产后体虚、面色萎黄、乳汁过少、易出虚汗等症。应该注意的是,黄芪炖鸡汤宜在产后5~7天后食用。
鸡肉肉质细嫩,滋味鲜美,因为其味较淡,因此可用于各种料理中。蛋白质的含量颇多,在肉之中,可以说是蛋白质最高的肉类之一,是是高蛋白低脂肪的食品。钾硫酸氨基酸的含量也非常丰富,因此可弥补牛及猪肉的不足。
同时也因为鸡肉比其他肉类的维生素A含量多,而在量方面虽比蔬菜或肝脏差,但和牛肉和猪肉相比,其维生素A的含量却高出很多。
党参黄芪炖鸡的宜忌人群
党参黄芪炖鸡的宜忌人群有什么呢?
黄芪炖鸡汤是民间最容易见到的药膳之一,可谓男女老少四季皆宜。中老年女人食用,选乌骨鸡,可以减轻更年期症状,延缓衰老,维持女人魔力;男士食用可以选公鸡,以提高体力;青年食用,可降低感冒次数,尤其是平常容易出汗或口腔溃疡的青年,煲鸡汤时放15|30克生黄芪,对健康非常有利。
黄芪,李时珍说它为“补药之长”,有“补气诸药之最”美誉,味甘性温,补气最给力。所谓气,用现代的语言就是一个人的功能,就是能量,气足了他的能量就强,气虚了,就容易疲劳,耐力就差。
中老年人假如感觉到自己力气不够,可以用炙黄芪泡茶,每次10|15克,一个疗程3个月。黄芪有降糖用途,糖尿患者可长期饮用,每次10|15克
党参黄芪炖鸡的饮食忌讳
民间有黄芪炖鸡胜人参的说法,对于病后虚弱、气血不足的人来讲,秋冬季节之季吃上一只炖得稀酥、散发着阵阵香味的药鸡,无疑是颇有裨益的。但任何吃食总会有应该注意的地方,那党参黄芪炖鸡的饮食忌讳有什么呢?
1、感冒发热、内火偏旺、痰湿偏重之人、肥胖症、患有热毒疖肿之人、高血压、血脂偏高、胆囊炎、胆石症的人忌食。
2、鸡肉性温,助火,肝阳上亢及口腔糜烂、皮肤疖肿、大便秘结者不适合食用。
3、动脉硬化、冠心病和高血脂病人忌饮鸡汤。
4、感冒伴有头痛、乏力、发热的人忌食鸡肉,鸡汤。
5、服用铁制剂时不适合食用。
6、中丰富的蛋白质会加重肾脏负担,因此有肾病的人应尽可能少吃,特别是尿毒症病人,应该禁食。
党参黄芪炖鸡的需要注意的地方
党参黄芪炖鸡的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呢?下面和记者一块儿看看吧!
黄芪补气,可用单独泡茶,也可配合枸杞、菊花一块泡茶;黄芪炖鸡又补气食疗方合适气虚容易疲劳之人。若有气血两虚,可以与当归以5:
1剂量同煎,喝汤。但有高血压的人士应该注意,不可大剂量用黄芪,容易升压。
服用黄芪,应在大夫的指导下,针对个人体质不同适当服用,黄芪怎么吃不少,现介绍几种: 1、天天用黄芪30克左右,水煎后服用。或水煎好后代茶饮用。用黄芪30克,加枸杞子15克,水煎后服用,对气血虚弱的人成效更佳。
2、取黄芪50克左右,煎汤将来,用煎过的汤液烧饭或烧粥,就变成黄芪饭、黄芪粥,也非常有益。
3、还有的人喜欢在烧肉、烧鸡、烧鸭时,放一些黄芪,增加滋补用途,成效也很好。但表实邪盛,气滞湿阻,食积停滞,痈疽初起或溃后热毒尚盛等实证,与阴虚阳亢者,均须禁服。
从体质上来讲,黄芪比较适合气虚脾湿型的人,这种人总是身体虚胖,肌肉松软,特别是腹部肌肉松软。而身体十分干瘦结实的人则不适合。从身体情况来讲,感冒、经期都不要吃黄芪。从季节来讲,普通人春季最好不要吃黄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