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元旦、新年的临近,家政服务市场开始迎来传统上的旺季。而市民常见反映家政工人好像愈加难请,已成为日常的一大问题。
记者从市家政商会获悉,市区家政公司数目已从三四年前1000家缩减到现在200多家,过去热闹非凡的家政服务行业陷入谷底。
市 场
两成多家政需要难以满足
日前,在一串鞭炮声中,施桥镇滨江花园华勤家政服务公司开始营业。
8年前中风恢复后,尽管左腿有残疾,但下岗在家的王义华总想找点事做。在今年本报举办的百姓创业投资项目交流大会上,王义华找到了邦邦家政总经理陈顺强,开下了这个华勤家政服务。
“房屋若是我们的,领个工商执照仅需二三百元,成立家政公司几乎是零门槛。”当时,陈顺强考察过滨江花园后非常是吃惊:这个万人小区居然没一家专业家政公司,“估计只须有二十分之一的居民有需要,一年收入三四万元不成问题。”
陈顺强说,“依据大家不完全统计,每年,施桥镇打来需要家政服务的电话有1000个左右。因为离市区较远,这1000户左右家庭基本上不可能得到满足。”
近年来,市区周围四郊出现很多新型生活小区。陈顺强表示,类似施桥镇如此需要家政服务的电话每年有上万个,而这部分流失比率等于市区现有家政工作量的20%以上。
回 顾
三年“蒸发”800家公司
市区家政市场也好不到哪去。
“假如只是找个保洁员,清扫一下,提前一两天即可,但如果是找个钟点工或保姆,就说不清什么时间能等到了。”市彩红家政负责人表示,即便想找保洁员也要趁早,目前的服务价格是一平方2元钱,往后价格一定会涨。
家政市场的用工荒实质反映的是这个市场背后的无奈。
自2000年我市第一家家政公司邦邦家政开始营业以来,扬州家政市场飞速膨胀。因为入行门槛较低,没统一标准,至2006年,市区登记在册的家政公司竟达1000家左右。
然而,伴随市场角逐激烈,用工本钱上升,2007年后,市区家政行业历程了大洗牌,撑到2009年底,仅剩下200家左右在支撑。
翠岗南门有一家家政门市,目前已卖起了蜂蜜;淮海路附近的一个巷子里有两家家政,目前改成了足疗房;文昌花园、兰苑和万鸿城市花园过去有几家家政,有些改成了房地产中介,有些已销声匿迹……
“家政公司门槛虽低,但收益薄、抗风险能力差,大量公司找不到活干时就一关了之。”市人社局劳动就业服务中心一位负责人剖析觉得。
现 状
新公司开张有店无人
长达三年的市场大洗牌,带来的直接反应就是从业职员的急剧降低,加剧了市场供应求购矛盾。
说是“开公司”,华勤家政服务公司开始营业现场却只有老板王义华及其家人。
再过两三天,文昌花园的爱心家政也将开始营业,老板徐文斌展望道:“不怕人辛苦,只怕没职员。”
保洁员、钟点工从哪来?按理说,家政业对从业职员需要并不高,下岗失业职员、进城农民工都可以胜任,为何还会出现“用工荒”呢?
“不少家政公司本就是松散的中介用人机制,这两三年你这边没活干,而扬州制造业却很多招人,薪资待遇也不断提升,自然致使职员流失。”陈顺强表示,尽管眼下家政市场有复苏征兆,但因为人手紧缺与滞后的服务保障体系,供需失衡现象一时很难缓解。
对于王义华的请求,陈顺强建议,可以先从周围失地的“4050”农民中招聘。
出 路
家政从业职员职业化
有调查显示,现在,有家政需要的居民家庭占城镇家庭总量的30%—40%。根据有关规划,扬州区要进步成为200万人口规模的现代化都市,将在现有基础上增长一倍。
根据这种趋势进步,扬州家政服务职员缺口将会急速拉大。
“假如家政业仅能从失地农民和下岗职工中招聘,不只跟不上市场的需要,也将影响这个行业的整体素质和形象。”上述市劳动就业中心负责人觉得,从长期来看,家政服务职员职业化道路或是一条可行之策。
现在,在上海、深圳、南京等大城市都相继颁布了一些有关政策,这包含为家政员工上保险等。
“即使大家做得再好,也很难改变行业近况。”据了解,市家政商会正酝酿建议将家政员工逐步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为其在城市工作、生活提供要紧保证,以此来吸引较高素质的职员进入家政行业。记者 孙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