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政雇主思想需转变


行业准则提升


一些业内人士称,伴随工作步伐的加快,不少双职工家庭无暇顾及家务,他们对保姆提出了更高的需要,如专业护理、早期育婴、伴随式家教等。而全职保姆正是如此一项个性化程度较高、针对性较强的工作,由于每一个家庭都有不一样的饮食、起居、卫生习惯,所以要做好全职保姆,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知道、熟知所服务家庭的生活习惯,并渐渐融合进来。


记者调查发现,省城保姆市场上对保姆的需要大多集中在中等水平上,具体需要是:能照顾好老人、孩子,烹饪水平很好,美化家居环境等。但,因为大多数保姆来自农村,她们只有初中以下文化水平,只能做些简单家务活。而有高中以上学历的人和城市再就业职员,一般都不想当保姆,所以,省城保姆职业档次依然停留在较低水平线上。因此,省城保姆的专业化培训急切需要拓展起来。


按理说,伴随农村很多闲置劳动力涌入城市,保姆的提供量应该只增不减,而且,保姆的待遇也应由此日渐提升,可为何还会出现保姆难找的现象呢?


对此,大部分进城务工者觉得,做保姆一是学不到什么技能,二是容易受气,三是太辛苦。所以,她们更想选择去做别的工种。


而对于这一点,省职业介绍中心有关人士称,洗涮盘子、做流水线工人未必就能学会谋生的技能,同样也会有吃苦受气、克扣薪资之类的事情发生。她们觉得,保姆难找是什么原因更多的在雇主一方。


专业人士指出,有的雇主觉得自己付了钱,就应该“人尽其用”,让保姆不停地干活,伺候一大伙子。不许看电视、不许吃美味的、不许外出,不许做这做那……如此一来,保姆付出的劳动远远超越了所得。


在省城某机关上班的朱先生讲,有一次他和爱人去接放学的孩子,无意中听到孩子对同伴说他家的保姆怎么样怎么样。他和爱人立即对孩子说,在外人面前不要提到保姆这个字眼,必须要称呼“姐姐”。朱先生讲,雇主应摒弃“主人”与“下人”的观念,主张一种正常、融洽的劳务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