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伴随国内家政服务业市场需要扩大,“黑中介”等行业不规范现象也层出不穷。9月18日,由中国保健协会、国家人社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一同开发的“母婴专护保健师”项目正式启动,旨在规范行业内有关问题。中国保健协会有关负责人称,将于2011年在全国培训1万名学员。农民工参加该培训还将享受800元补贴。
数据显示,现在全国家政服务业有近50万家机构,从业职员达到1500多万。中国保健协会秘书长徐华峰表示:“大约有1000多万家政服务职员缺失。”

9月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五项政策手段推进进步家政服务业。参与起草有关政策的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有关负责人称:“目的是到2015年形成基本适应社会需要的家政服务市场和规范的经营机构,从业职员的技能不断提升,劳动权益得到维护,就业容量显著扩大,到2020年打造比较完善的,汇集城乡居民的家政服务体系。在2009年的基础上,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

这意味着,在下面的十年,家庭服务业近千万的需要缺口有望得到弥补,同时也将产生很多的就业职位与第三产业产值。

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家政服务所属的保健服务行业共有机构140多万家,年产值在2000多亿。中国保健协会理事长张凤楼预测,根据如此的速度进步,到2020年保健服务行业可能为第三产业产值增长提供3个百分点。

不过,市场秩序紊乱、信息不对称、怎么收费不1、服务双方权利义务关系不清楚等,仍是困扰这一新兴行业的突出问题。“规模化家政服务机构应当与家政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小型企业应当签订浅易劳动合同,对家庭自行雇用的非职员制家政员工要签订雇用协议,逐步将很多口头协议转变为浅易的契约式的用工管理。”上述负责人说。

有关政策还提出,职员制企业从业职员都要根据规定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所有非职员制家政员工可以灵活就业,自愿参加社会保险,要针对家政员工特征采取灵活便捷的参保交费方法,并做好转移接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