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底,很多媒体都报道了一些有关小保姆的事件:给年幼的孩子喂樱桃导致孩子死亡;不懂安全,中煤气死亡;盗窃雇主家的财物……事情发生了,中介公司、雇主、小保姆,责任在哪个?一纸状书诉诸公堂,去告哪个?胜诉了,又怎么样?该发生的都已发生过,伤好后依然有疤痕。 记者就此现象采访了中青家政企业的侯士杰经理。他说,最明智的做法是: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侯经理介绍了中青家政的一些做法,可供有关人士参考。 作为提供家政服务的中介公司,可谓是"一手托两家"。本着对雇主和家政员工双方负责的原则,在刚开始达成服务意向时,中青家政便与雇主和家政员工分别签订合同,在确保员工来历了解的首要条件下,公司要依据服务提供服务的水平确定初步的薪金范围,要明确雇主需要何种服务与应对多少报酬等。中青家政就是家政员工的“娘家”,当她们遭到不公正和待遇时,公司会替她们讨个"说法";同时当发生盗窃导致雇主损失等状况经查证属实时,公司也会给雇主一个"说法",负责赔偿。 中青家政需要雇主将应对给家政员工的薪资交给公司,然后由公司按时将钱发给家政员工,如此既能够按期向雇主询问服务状况,又可按期与员工见面,知道工作并进行宝剑、技能等培训。如此做,看起来麻烦了点,但很多雇主和员工都反映"心量踏实了",双方的利益切实得到保障。习惯成自然,大伙已欣然同意了这种做法。 公司进行不按期的上门回访,小时工还持有"回执单",所列问题有:家政职员作完毕你是不时进行了全方位检查,对家政员的工作是不是认可等。 侯经理说,伴随家庭服务业协会工作的进一步拓展与有关法律法规的颁布,相信家政服务的运作会愈加规范化、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