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港区的刘先过生日前向本报反映,他由于工作繁忙想找位钟点工做家务,却没想到一些家政公司百般向他推荐漂亮小姐:“某小姐经验丰富,头脑灵活,还是大学生,可以满足你各种需要。”刘先生对此感慨颇多:“目前如何连‘家政’二字也渐渐变味了呢?”
记者拨打了几处家政企业的电话。坐落于工农里附近的某家政企业的女员工坦言:“大家可以给你联系到各类女家政员,就连高校的大学生也能找得到,你只给大家中介费就能了,你给家政员的‘报酬’,由你们双方面议确定。”
在记者采访过程中,一家合法家政企业的负责人向记者反映了家政行业的内幕。他说,近几年来,家政、婚介行业内的一些没在工商部门登记的“野中介”让不少合法的家政、婚介公司蒙受不白之冤。这类“野中介”,拥有一部小灵通、一张桌子便可成立所谓的公司,打着家政的旗号四处揽客。一女家政员称,她们陪顾客聊天一般按每小时20元收费,其中上缴给家政公司中介费5元到10元不等,“还有不少人只不过在家政公司挂了个名,每月交纳会费,自己却在外‘搞活动’”。
记者就此咨询了金信律师事务所的李律师。李律师觉得,家政、婚介等服务公司仅仅作为一种中介而存在是不够的,它应当明确雇主、员工、公司三方的责、权、利关系,承担起对从业职员进行培训并记录其工作情况的责任。若出现服务纠纷,家政、婚介公司应承担的责任也应有明确的规定。但要想规范家政市场,需要以完善的法律法规为首要条件。
秦皇岛山海关区以多途径增加就业职位为切入点、稳妥推进下岗失业职员就业。
拓途径,增职位。为更好地解决“4050”职员就业难点,该区还在机关事业单位腾出绿化、保洁、门卫等公益性职位100多个,安置“4050”职员上岗。现在,已有近50人走上新的职位。针对社区服务需要潜力大、合适年龄偏大的下岗职工和妇女等特征,区民政部门依托街道办事处、居委会等拓展餐饮、托幼、搬运等服务,打造网点,组建了家政服务队等非正式就业组织,开辟就业职位新的增长点。
强扶持,出政策。劳动部门免费为下岗失业职工办理求职登记和中介等项服务;工商部门、税务部门对从事个体经营的下岗职工持《再就业打折证》给予个体工商户开始营业登记费、管理费、家电修理行业管理费全免和免征三年营业税、个人所得税、教育费附加和城市维护建设税的打折,对从事社区服务的个人,3年内不列入征税范围;城管部门积极为失业下岗职工提供经营场合,并减免一些占地费;商业银行提供低于2万元的小额贷款。
重培训,促就业。区政府专门拨出部分资金,为再就业培训基地更新了微机50台,开办了计算机、电工、电焊、司炉、家政服务等专业培训机构,免费培训下岗职工200多人次。劳动服务部门在为每一位有就业愿望的下岗失业职工免费提供就业信息和职业介绍、对不挑不拣的下岗职工承诺48小时内安排工作的同时,还在各镇、各办事处设立了7个事务所、23个社区服务站,设专人进行管理,凑合业工作触角直接延伸到基层。